登录
主页
政府采购数字化审计
2024-03-06
  
588
极深®数据
审计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数据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采购流程、合同条款、付款情况、供应商管理等。
同级政府采购审计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审计项目选择与立项:审计机关会根据财政支出的类型,选择采购金额较大或具有代表性的采购项目作为审计的重点,特别是基建项目的招投标活动通常是政府采购审计的首选。同时审计机关也会审查特定时间段内的采购活动。
2.审计方案制定:由审计的规划处与业务处共同商量,业务处室会根据往年的经验,结合当年的情况(包括审前调查),拟定审计方案。这个方案会经过协商和领导的批准后,确立为正式方案。
3.成立审计工作组:审计工作组由具备一定职级或审计经验的人员担任组长,负责具体审计方案的制定,以及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沟通协调等工作。
4.审计进驻与具体审计工作开展:审计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后,审计机关会向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然后派出审计工作组进驻被审计部门或单位,根据方案实施具体审计工作。如果需要,审计工作组有权根据审计进度进行延伸审计,这主要包括采购单位、供应商、相关银行等。工作组对采购单位现场进行审计,通过观察采购活动的实际运行情况,与相关人员交流,了解采购流程的具体操作和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和记录。
收集数据:从采购单位收集相关的政府采购数据,包括采购计划、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付款凭证等。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完整、准确和可靠。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关注采购活动的合规性、效率、价格合理性等方面。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如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5.审计意见交换与审计报告出具:当审计工作接近尾声时,审计工作组会结合审计具体情况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进行意见交换。当双方意见达成共识后,审计工作组会出具审计工作报告,就被审计内容发表意见或保留意见,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如果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审计机关还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审计报告必须清晰、准确、客观,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6.跟踪整改情况: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确保采购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关注整改后的效果。
政府采购审计的常用方法如下:
1.审阅法:通过仔细审查和阅读政府采购相关的文件、资料,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等,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点。审阅法需要对文件资料的内容、格式、签署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发现不合规或异常的情况。
2.分析性复核法:通过对政府采购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如采购金额、采购数量、供应商报价等,发现异常波动或不合理的情况。分析性复核法可以运用统计技术、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定位可能存在的问题。
3.追踪法: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追踪审计,从采购计划的制定、招标文件的发布、投标文件的评审、中标结果的确定到合同的签订、履行和付款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追踪法有助于审计人员全面了解采购活动的实际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或管理漏洞。
4.实地调查法: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实地调查和观察,了解采购活动的现场情况、供应商的实际状况等。实地调查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核实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发现可能存在的虚假陈述或欺诈行为。
5.询问法:通过与采购单位、供应商、相关人员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政府采购活动的具体情况和相关问题。询问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线索,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点。
近年来,全国各省政府采购基本上已经实现云上采购,政府采购活动实现了数字化留㡾。如何利用好这些数字化成果为审计工作服务,是下一步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重点。作为采购单位而言,建立本单位全量政府采购资料归档能力,及时通过数据发现采购活动中的异常情况是提高工作合规性的有效手段。
点赞数:13
© 2021 - 现在 杭州极深数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1059号  浙ICP备18026513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