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主页
《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解读
2024-04-27
  
1161
极深®数据
一、背景与目的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化与数字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经济强国关注的焦点。
2. 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如“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规划”。
3.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响应速度,从而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应对外部环境挑战: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了传统制造业的脆弱性,同时也展示了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韧性,促使政策层面更加重视数字化转型在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方面的作用。
5. 技术进步与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集群式创新突破,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创新动力。
6. 产业链的韧性与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使制造业全产业链更具韧性,同时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7. 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产业数字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传统行业中的重要部分,其数字化转型对于整个产业的升级至关重要。
8. 企业内部需求:制造业企业逐步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
《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是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并发布的专项规划文件,旨在积极响应首都功能定位,加速推进北京市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该方案的出台,既是北京市应对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变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落实新型工业化要求、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二、核心目标与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赋能为重要手段,在新智造100工程的基础上,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体系,着力推动制造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设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即在2024年至2026年的三年内,推动北京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达标,具体包括:
1. 数字化覆盖:确保所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流程、管理决策、供应链协同等全方位的数字化覆盖。
2. 智能化升级: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关键环节智能化设备应用及智能工厂建设,全面达到基本智能化水平要求。
3. 创新能力增强:鼓励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研发设计、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4. 绿色发展:引导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 新增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引领全市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
三、主要措施与政策支持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与政策扶持:
1.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制造业数字化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5G、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定、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撑。
3. 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制造业数字化相关标准规范,引导企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
4. 人才培育与引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优化人才结构,同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数字化人才来京工作。
5. 金融支持与奖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最高奖励额度可达3000万元人民币,以“真金白银”激励企业积极转型。
四、社会与经济效益
《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将带来以下多重效益:
1. 产业升级: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北京市制造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服务水平,增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 经济拉动:数字化转型将带动相关软硬件、服务市场的增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北京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环境改善:绿色化转型有助于降低制造业能耗、减少污染排放,符合北京市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
4. 就业与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将催生大量新兴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劳动力素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人才需求。
五、展望与总结
《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作为北京市制造业未来三年的行动指南,其实施将有力推动全市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具有首都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北京市有望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点赞数:14
© 2021 - 现在 杭州极深数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1059号  浙ICP备18026513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