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意见》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智慧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从局部数字化向全域数字化转变,构建面向未来、高效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市形态。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意见》的出台,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的深入贯彻与实践,旨在利用数据融通与开发利用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意见》围绕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
1. 总体要求: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提出到2027年实现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至2030年实现全面突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2. 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涵盖政务、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强调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促进城市服务智能化、管理精细化。
3. 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提升城市数字底座能力;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鼓励企业参与,激发市场活力。
4. 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构建开放包容的数字生态体系,鼓励数据流通与价值挖掘,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5. 保障措施:从组织机制、政策法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实施。
三、市场反应与影响
《意见》的发布引发市场积极响应,相关行业如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股市中相关个股表现活跃,预示着市场对智慧城市及其衍生产业的乐观预期。
四、要点
1. 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供需匹配,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2. 数据要素赋能:加快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和使用,构建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推动数据管理国家标准的贯标评估。
3. 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城市场景开放,促进产城融合,提升产业聚合力,推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数据赋能、业务联动。
4. 城市治理:加强城市生命体征监测,推动城市精准精细治理,统筹城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等系统。
5. 数字化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群数字一体化发展,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协同建设,开展国际合作,支持建立数字化合作伙伴关系。
6. 创新与运营:鼓励城市开展管理服务手段、模式、理念的适数化变革,探索新型政企合作伙伴机制,打造多元参与的社会长效运营机制。
五、展望与建议
《意见》的出台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数据为核心资源,驱动城市管理、服务和产业的全面创新。建议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城市数字化转型路径,同时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确保转型过程中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结语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发展理念与模式的深刻变革。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国需把握时代脉搏,以《意见》为指导,加速迈向智慧、绿色、韧性的未来城市,为全球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